近期,香港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各地的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26日新聞發布會提到,本輪香港疫情中死亡病例的年齡涵蓋3至103歲,其中90%以上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91%的死亡病例未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其中81%尚未接種首劑疫苗),沒有接種疫苗者的病死率是已接種疫苗者的18倍!與此同時,內地多個省份也相繼出現本土疫情,接種新冠疫苗刻不容緩! 由于身體免疫機能的差異,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后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低于年輕人,而且所有人群在接種新冠疫苗后,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和抗體水平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整體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老年人感染的風險也在增加,一旦發生感染,出現重癥和死亡的風險遠高于年輕人和兒童。因此,加快老年群體的新冠疫苗接種,無論對老年人本人還是對家庭及社會,意義重大。只有提高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才能大幅降低新冠肺炎的重癥和死亡發生率。 近日,在走訪養老院的過程中了解到老年朋友們對接種新冠疫苗存在各種各樣的擔心: 我不太懂這個疫苗,萬一打了疫苗后,反而出現不舒服了怎么辦? 我身體不太好,血壓高,一直在吃降壓藥,這可以打嗎? 我們平時不太出門,就在附近散散步,接觸不到新冠病毒,就沒有必要打了吧? …… 權威回應 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我國目前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按照相關審批要求,在獲得有關機構批準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前,均開展了包括老年人群在內的全人群的I、II、III期臨床試驗,顯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老年人群可放心接種!截至2021年4月,新冠病毒疫苗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報告發生率為11.86/10萬劑次,異常反應報告發生率為2.02/10萬劑次,嚴重異常反應發生率為0.07/10萬劑次,均低于我國其他各類疫苗的平均報告水平。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有可能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接種新冠疫苗后,一小部分人群注射部位會出現輕微疼痛、紅暈、腫脹、丘疹等局部不適反應以及惡心、發熱等全身反應,一般來說癥狀較輕,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2-3天后可自行痊愈。上述反應并不是所有受種者都會出現,只屬于個體差異下的反應,因此對于存在接種需求的患者,建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到接種點進行咨詢。 有些老年人常年居住在偏遠海島地區,基本上不外出,自認為感染風險較小,接種意義不大,這種情況是否有必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有些老人認為自己活動范圍小,因此“中招”的機會不大,這是明顯的誤區!即使老年人不出遠門,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菜場、農貿集市、商場超市、紅白事聚餐、老年活動室、棋牌室等老年人聚集場所是疫情傳播的高風險場所。此外,老年人雖然活動范圍小,但家庭成員或所在集體單位工作人員的傳播風險是同樣存在的,老年人全程接種新冠疫苗后,除了保護自身外,也能間接起到保護家人、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等的效果。因此,即使老人不經常出門,也要及時接種疫苗。 聽說接種新冠疫苗后還會感染新冠肺炎,是不是說明疫苗效果不大? 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無法達到100%,但接種疫苗后,人體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的疫苗還會讓人體產生細胞免疫,形成相應的免疫記憶。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發生重癥、死亡的高風險人群,接種疫苗后,可以大大降低發病、重癥和死亡的風險。 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老年人常伴有慢性基礎性疾病,許多國家接種疫苗策略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均認為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應是最優先的接種人群。 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老人是可以接種新冠疫苗的。比如說高血壓人群在藥物控制良好的情況下,血壓保持穩定,這種情況是可以接種疫苗的;但如果有嚴重慢性病,或者處于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惡性腫瘤的化療期間等情況,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疫苗。如果不清楚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可以詢問接種醫生,告知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便醫生更好地判斷是否符合接種條件。 老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 ?。?)接種當日穿方便穿脫的寬松衣服,攜帶身份證,全程佩戴口罩,不要空腹接種。高齡及行動不便的老人應由家屬陪同接種。(2)向醫生主動提供自己真實的健康狀況及近期服用的藥物信息,在醫生判斷適合接種后,如實填寫知情同意書。(3)疫苗接種完畢后需在接種點留觀30分鐘,回家后尤其是3天內建議密切關注自己身體情況,如有不適請立即聯系接種門診或就近的醫院。(4)接種當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個人衛生。接種后一周內避免接觸個人既往已知過敏物及常見致敏原,盡量不飲酒、不進食辛辣刺激或海鮮類食物,建議清淡飲食、多喝水,適當休息。 強烈建議老年朋友們: 不僅要盡快全程接種新冠疫苗 還要及時進行加強免疫 以期獲得更好的保護效果 






|